文宣心戰處上稿日期:112/04/06
民國112年4月份第1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
第一單元:青年節專輯:緬懷先烈,傳承榮光
一百多年前,一群熱血忠魂的愛國青年,有感於國難當頭,在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下,前仆後繼以身殉難,奠定中華民國創建的成功基礎,因為源自對國家的熱愛及超越生命利益的理想抱負,驅使他們用無比的熱情與衝勁,展現青年人堅持理想、勇敢創新的行動力。因此,各位弟兄姊妹都有責任繼志承烈,讓碧血精神永續傳唱,黃花馨香世代芬芳。
節目重點:
-
廣州起義的黃花崗革命先烈,以生命和熱血實現救國救民的宏願,他們成仁取義,為後世青年樹立生命不朽的典範,政府為紀念這歷史上慘烈悲壯的一頁,訂定3月29日為「青年節」,以象徵青年為實現理想誓死保衛家園的忠貞志節,並將烈士忠靈入祀忠烈祠,供國人向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致敬,也藉此提醒官兵學習烈士的胸懷及氣度,實踐國軍守護國家、愛護同胞的信念,以及「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決心。
-
汪治惠博士在偶然機緣下,意外發現許多空軍烈士未能入祀忠烈祠,花費八年的時間,不斷的查勘比對,終於完成烈士落葉歸根的回家任務,不僅讓國人都知道先烈生前英勇衛國的事蹟,更明白他們為了國家貢獻青春歲月,甚至犧牲寶貴生命,也無怨無悔。
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今日身處在安定富足的環境,除了飲水思源,對先烈感恩懷念,更應效法前賢為國家犧牲奉獻的愛國情操,謹記終其一生保衛國家,用汗水、用生命確保國祚綿延的精神,也正因為自由民主得來不易,因此,國軍官兵必須繼續在自己的堅位上,戮力戰訓本務,踐履保國衛民、守護家園的重責大任。
第二單元:全民國防教育專題:異域故事館
位於桃園忠貞新村的異域故事館,是個記錄著國軍在遙遠的金三角叢林裡拼搏卅餘年的奮戰故事,透過珍貴的史料及文物,見證在戰火下面臨流血、痛苦與死亡,無畏無懼的勇敢軍人。本集隨著南亞技術學院以及東泰高中的同學們,一同回顧前輩們當年為了反共與維護臺海安全,深入異地,孤軍作戰的堅忍精神與忠貞不移的愛國信念。
節目重點:
-
「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作家柏楊筆下的悲壯故事,是1949年真實存在於泰北異鄉,當年為了執行復國及情報蒐集任務的前輩,離鄉背井,組成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及光武部隊等反共勁旅,卻因時空環境因素,必須獨立作戰,直至今天,後代子嗣依然唱著國歌,豎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以中華民國為傲,這群英勇的戰士用鮮血寫下的傳奇歷史,值得國軍永遠傳唱,更是每一位官兵效法的典範。
-
異域故事館是由曾服役於泰北光武部隊的軍事情報員王根深,歷經多年籌劃而成,館內規劃「亂、靜、迷、回、容」等5大主題,結合裝置藝術及多媒體互動設施,以時光走廊形式,呈現異域孤軍堅苦卓絕的人生境遇,藉此讓犧牲將士的英靈得以安息、戰爭老兵感到安慰、陣亡官兵的家屬得到安心,也讓來訪的國人深切反思戰爭的無情,並珍惜和平的可貴。
給我們的啟示:
身在異鄉,烽火歲月帶來的歷史傷痛,不是三言兩語就可簡單帶過、撫平,現在安居樂業的生活,是前輩的血淚和汗水堆砌而成,請記得曾有一群人為了維護國家尊嚴,拋過頭顱、灑過熱血,從火焰上經過,在砲彈中倖存,如今這些人的故事、戰績和英魂,都將隨著後人們崇高的敬意而繼續流傳下去,但願戰爭殘酷留在展館中,國軍官兵將矢志守護美麗的家園,讓自由、民主與和平永世長存。
看莒光學英語
|
Intelligence
|
情報
|
Retreat
|
撤軍
|
Hometown
|
家鄉
|
Territory
|
領土
|
Sacrifice
|
犧牲
|
6日週四
民國112年4月第1週(7日週五)「莒光園地」節目一覽表
8日週六
|
時間
|
內容型態
|
單元名稱
|
收視對象
|
14:10
|
報導
|
新聞翦影
|
官、士、兵、員、生、聘雇全體收視
|
14:20
|
報導
|
青年節專輯:緬懷先烈,傳承榮光
|
14:35
|
報導
|
全民國防教育專題:異域故事館(上)
|
14:55
|
課間休息時間:好想講英文、虎帳笙歌
|
15:05
|
報導
|
全民國防教育專題:異域故事館(下)
|
更新日期:114/1/9 點閱次數: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