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現在位置: 首頁 »莒光園地 »佳文選讀

佳文選讀

民國113年6月佳文選讀

文宣心戰處上稿日期:113/05/20

第一週研讀 孫子兵法第七章-軍爭篇
第二週研讀 只有你能主宰自己的心智
第三週研讀 「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釋義
第四週研讀 把該做的事延後,也讓我們的人生延後開始
國防部「奮鬥月刊」113年6月號佳文選讀選篇內容意旨分析表 

  

 

 回上層


 

孫子兵法第七章-軍爭篇

CHAPTER MANEUVERS
《軍爭篇》是談論戰場上攻防時的臨場指揮觀念。一旦戰鬥展開,其戰場上各種突發狀況經常會考驗指揮官的智慧,而本篇則一再強調目的與手段的分際與取捨,以免打亂原先計畫的進行,而偏離最終之目的。
(第一週研讀)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合而舍,莫難於軍爭。
Sun Tzu said, ʻ In the conduct of war the general, upon receipt of orders from his sovereign, proceeds to collect and organize an army. He sees to it that harmony reigns among all rank and file, and that order prevails in all quarters.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There is nothing more baffling than the matter of maneuvering. It is baffling because what is most direct often appears devious, and what is advantageous often appears harmful.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To force the enemy to take a circuitous route in order to reach some tempting bait held out to them one is able to arrive at the destination early though he may have started out late. This shows that he knows how to deviate the enemy.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It is always advantageous to outwit the enemy by clever maneuvers. It is always dangerous to pit against the full fighting force of the enemy.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An army carrying all the equipment may not march fast enough. An army leaving the equipment behind stand the danger of losing the stores of supplies.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Consequently when one orders his army to leave behind the equipment and forces them to march in great haste day following night over one hundred lii distance in order to fight for some advantageous position, he is most likely to suffer an ignominious defeat and lose all three commanders. Because only the strongest can arrive on time leaving the weary to lag behind and not more than one out of ten will be present.
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
When the forced march covers only fifty lii in order to fight for some advantageous position, the commander of the vanguards is most likely to suffer defeat and not more than half of the men will be present.
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When the forced march covers only thirty lii in order to fight for some advantageous position, it is mostly likely that not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men will be present.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An army that has lost its baggage must perish. An army that has lost its provisions must perish. An army that has lost its bases of supply must perish.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A state sovereign must not enter into alliance with other state sovereigns before he is well acquainted with their designs.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One must not conduct war before he is familiar with the topography of the country--its mountains, forests, passes, lakes, rivers, etc.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One cannot turn natural advantages to account unless he can make use of guides.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War is based on deception and started by the desire for gain. Its tactics lie in the varia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division of forces.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One must be able to move as fast as winds or to stand as still as forest; to be as destructive as fire or to stand as immobile as mountains; to be as impenetrable as darkness or to be as active as thunderbolts.
掠鄉分眾,廓地分利。
When mopping up the countryside the army should be spread out in all directions. When occupying the country the army should be distributed to hold vantage grounds.
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One must deliberate and balance all possibilities before he makes a move. One must first learn the art of deviation before he can hope to win. This is an important point in military maneuvers.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In an ancient record on the subject of military affairs it is said: " When words cannot be heard the signals of gongs and drums are used. When eyes cannot see things afar the signals of banners and flags are used. "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The signals of gongs, drums, banners and flags are intended to focus the attention of men. When men act as a united whole neither the brave will advance alone nor the coward will retreat alone. That is the way to make a large body of men to act together.
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During the night fighting is mostly directed by the signals of fires and drums. During the day fighting is mostly directed by the signals of banners and flags. By means of these signals the attention of men is varyingly directed.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A whole army may become demoralized just as a general may become disheartened.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In the early stage men's spirits are most fiery. Later they tend to flag. Toward the end they may peter out. Hence the adept in warfare tries to avoid the enemy when their spirits are most fiery, and attack them when their spirits are flagging or petering out. This is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spirits of men.
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
One must match order with the enemy's disorder quiet with the enemy's disquiet. This is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state of mind.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One must match propinquity with the enemy's distance, ease with the enemy's toil, and plenty with the enemy's famine. This is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One must not try to intercept the enemy when their banners indicate perfect orderliness. One must not try to pursue the enemy when their movements indicate perfect array. This is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varying circumstances.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In the conduct of war one must not advance uphill toward the enemy, nor must he confront them with his back against a mountain. One must not pursue when the enemy simulate flight. One must not challenge the enemy at the time when their spirits are most fiery. One must not be tempted by baits held out by the enemy. One must not try to stop the enemy when they are bent on returning home. One must provide the enemy with one free outlet when laying a siege. One must not press a defeated enemy so hard that they become desperate.
此用兵之法也。
The above are points concerning the conduct of war.'
1,601

本文節錄自:羅順德編《孫子兵法》,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1年4月,頁151–157。

  

 回上層


 

 只有你能主宰自己的心智

作者大衛.哥金斯的人生與一般認知的成功相去甚遠。他沒有積累億萬財富,也沒有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但他成功擺脫失敗的過去,克服了惡劣環境,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在階級流動越趨困難的現代,全世界的年輕人之所以如此熱衷於他的故事,是因為他展示了突破天花板的可能性,以及最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做到。
(第二週研讀)
知不知道你究竟是誰、有什麼能耐?
我相信你一定自以為知道答案,但就因為你「相信某件事是真的」,不表示它一定是真的,而「否認」是最究極的舒適圈。
別擔心,不是只有你是這樣。在世上每個城鎮、每個國家,無數的人在街道上遊蕩,眼睛像殭屍般死氣沉沉,沉迷於舒適,擁抱著「受害者心態」,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潛力。我熟知這個道理,因為我經常見到這樣的人,聽到他們的心聲,也因為我就像你一樣,曾經是他們其中之一。
我以前也有個超棒的好藉口。
老天爺給了我一手爛牌。我天生就有缺陷,在挫折中長大,在學校受盡欺負,被罵「黑鬼」的次數多到數不清。
我家曾經一貧如洗,靠福利金度日,住在政府補貼的房子裡,憂鬱症讓我呼吸困難。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人生前景只有一個「慘」字。
很少人知道底層生活是什麼感覺,但我知道。那種感覺就像流沙,它會抓住你,把你吸進去,而且不會收手。當人生就是這樣的時候,會很容易隨波逐流,繼續做出同樣的舒適選擇,但這些選擇只會一次又一次地要你的命。
然而事實是,我們都會做出習慣性、自我限制的選擇。這就像日落一樣自然,像重力那樣無所不在。我們大腦的內部線路就是這樣連接,而這就是為什麼「激勵」根本是鬼扯。
即使是最棒的勵志談話或自助技巧,效果也極為短暫。它不會重組你的大腦,不會放大你的音量或提升你的生活,光靠激勵根本改變不了任何人。我拿到的一手爛牌是屬於我的,只有我能修復。
所以我尋求痛苦,愛上痛苦,最終把自己從這個星球上最軟爛的一坨屎,變成了上帝創造過最堅強的男子漢,至少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
我猜你的童年應該比我好得多,現在應該過著不錯的生活,但無論你是誰、父母是誰、住在哪裡、以什麼為生、有多少錢,你可能只發揮了真正能耐的四成。
真可惜。
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更了不起的人。
幾年前,我受邀參加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座談會。我勉強稱得上高中畢業,以前從沒以學生的身分踏足過大學演講廳,後來卻在這個國家最負盛名的一個機構,與其他幾位菁英討論心理韌性。在討論時,有位受尊敬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基因限制,即所謂的天花板,總有些事情是內心再堅強也做不到的。他還說當我們碰到基因上限時,心理韌性就不再有任何用處。
在場的每個人似乎都接受了他的陳述,因為這位資深教授以研究心理韌性聞名,這是他一生的工作。但他說的那些也是一堆屁話;對我來說,他是以科學觀點,給我們每個人「還是放棄好了」的藉口。
在那之前我一直保持沉默,因為周遭都是聰明人,我覺得自己很蠢,但聽眾當中有個人注意到我的表情,問我是否同意教授的看法。如果你直接問我這個問題,我也不會羞於回答。
「從旁觀察,比不上活在其中。」我說道,然後轉向教授。「你說的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事實,但不是百分之百。我們當中總會有百分之一的人,願意以努力來克服萬難。」
我接著解釋自己從經驗中學到了什麼。任何人都能澈底蛻變,並達到教授這種所謂「專家」聲稱的不可能的目標,但這需要大量的鬥志、意志力和一顆裝甲心智。
公元前五世紀出生於波斯帝國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在描寫戰場上的人時,說得一針見血。「每一百個人中,」他寫道,「十個根本不該在戰場上,八十個只是砲灰,九個是真正的戰士,我們很幸運有他們,因為有他們才有戰鬥。啊,但只有一個,只有那獨一無二的人,稱得上是勇士……」
從出生吸進第一口氣開始,你就有了死亡的資格。你也從此有資格找出你的偉大之處,並成為戰場上那唯一的勇士。但只有你能為未來的戰鬥裝備好自己,只有你能主宰你的心智,而只有這麼做,你才能擁有大膽無畏的人生,取得一般人以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諸多成就。
我不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那種天才,但我就是那獨一無二的勇士。而你接下來要閱讀的故事,我這一塌糊塗人生的故事,將照亮一條行之有效的自我主宰之路,讓你有能力面對現實、對自己負責、克服痛苦,學會去熱愛你害怕的事物、享受失敗、發揮最大的潛能,找出真正的你。
人類是透過學習、習慣和故事來改變自己。透過我的故事,你將了解身體和心智在被逼到極限時能做到什麼,以及如何到達那種境界。因為當你鬥志激昂時,無論面對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傷勢、離婚、憂鬱、肥胖、悲劇還是貧困,它們都會成為讓你蛻變的燃料。
在本書中列出的步驟相當於「進化演算法」,它能消除障礙,閃耀著榮耀,為你帶來持久的平靜。
希望你已經做好準備。是時候和自己戰鬥了。
1,901字

本文節錄自:大衛.哥金斯著《我,刀槍不入-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掌控心智、力抗萬難的奇蹟》,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13年3月,頁7–10。

 


 

「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釋義

第五條:嚴守紀律,勇敢果決,不容有廢弛敷衍之行為
(第三週研讀)
軍紀為軍隊的命脈,軍隊必須有嚴肅之軍紀,然後部隊之團結得以鞏固,軍民之合作得以增進,戰力之持久得以確保。國軍教戰總則第三條中指出:「軍紀之要素,端在全軍一致之三信心,全體官兵當以信仰長官,信任部屬,並自信為負責任守紀律之軍人。」服從為軍紀第一要義,「三信心」務須於平時生活管理及教育訓練中養成。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功立大業的軍人,莫不勇敢善戰英勇無比,甚或受傷不退、被俘不屈。因為有了這種不畏敵不怕死的精神,才能受到國人的尊敬和欽佩,才能夠打勝仗。因此,欲主導戰場制敵機先,除了要有旺盛的企圖、堅定的意志、適切的準備及神速的行動以外,另一個重要的條件即為「果敢的決心」。所以國軍官兵一定要嚴守紀律,勇敢果決,不容許有廢弛敷衍的行為。
316字

本文節錄自國防部93年10月27日勁勒字第0930015577號令頒「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實施辦法」

 

  回上層


  

 把該做的事延後,也讓我們的人生延後開始

  別擔心不夠完美。太要求完美更容易造成拖延,因無法接受任何不符合期待的作品,那會讓自己永遠「跨不出第一步」。別害怕失敗。成功與失敗的機率也許各有一半,但是如果不去做,成功的機率一定是零。別再為拖延找藉口。只要你開始行動,所有造成你拖延的問題都不存在。
(第四週研讀)
  每次都告訴自己要盡早開始,但卻又一次一次對自己食言?說好的事一再延期;工作進度落後,卻還賴床;想著明天要交的期末報告,卻放不下手機;在書桌前準備好要開始讀書,卻滑了半小時看臉書動態,接著又花了一整個小時打電玩……每次都說等明天會做,心裡雖然焦慮,但還是遲遲不願面對,能拖就拖,而後你又重複再說:「我明天會做。」你已經患上了「拖延症候群」。
  這會有什麼後遺症?
  拖延,把該做的事延後,也同時讓我們的人生延後開始。
  拖延,會讓時間永遠不夠用,久久完成不了工作,因為它是時間的小偷。
  拖延,會給自己造成無比壓力,所剩的時間越少焦慮感越強,使人心力交瘁。
  拖延,會導致誠信受損,破壞合作關係,讓機遇稍縱即逝,與成功失之交臂。
先別去想「完成」有多遠多難,只要先「開始」就好
  有什麼方法改善呢?以下是有助於克服拖延習性的技巧。
  1.列出好處與壞處。
  拿一張白紙,寫下你未完成的事情。寫完後,列出做這件事帶來的好處,再列出拖延所引起的所有壞處,這有助於產生行動力。例如,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看牙醫,那又是為什麼要看牙醫?因為健康的牙齒美觀迷人;不去看牙醫會蛀牙,造成口臭,牙齒酸痛,牙周病,心血管疾病。
2.將計畫分段或切割。
怎樣才能吃掉一頭大象?一口一口地吃。任務越大,要切越小。如果是一個月後要完成的工作,就排定每星期要完成哪些,這樣就不會因為時間太遙遠,而提不起勁。
3.給自己獎勵或懲罰。
如果你想完成某個工作,又想打電玩,就奉行「一日沒完成進度,一日不打電玩」的罰則。反過來,每完成一項計畫的工作,去做有趣的活動,也許是一頓美食或是看電影,除了獎勵自己之外,更可以有一段休息時間,重新累積能量,再出發。讓自己維持長期的戰鬥力。
4.想到就去做,現在就開始。
你若想寫報告,那就馬上去寫;若想跑馬拉松,立刻把電腦關掉,換上運動服出去……先別去想「完成」有多遠多難,只要先「開始」就好。先動起來,慢慢地動力自然會產生。先不求多,只要十分鐘,強迫自己去做你拖延的事,往往等到實際去做了之後,就會發覺沒有想像中困難或令人討厭。
如果那件事非做不可,何不試著把它變成你想做的事?
  明代錢鶴灘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別再拖到明天了。如果有一個作業要寫,你要馬上寫,還是拖到明天再寫?答案其實很簡單,馬上寫和明天再寫,其過程中的痛苦是差不多的,但是馬上寫完卻可以更多時間享受自在,那為什麼不現在就完成?
人不可以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討厭的事也要做。如果那件事非做不可,何不試著把它變成你想做的事?就像今天你去爬山、游泳,你會感到快樂。如果你是被懲罰,必須爬完一座山或游泳池十圈呢?同樣是爬山、游泳,你卻很不高興。
  再如,我們平常可能睡到很晚都不想起床,但有時我們甚至不需要鬧鐘就會準時起床,像出國旅行,看日出,我們很興奮的半夜就起床,而且迫不及待就要出門。
當你又開始拖延、提不起勁的時候不妨檢視一下,你是不是根本不喜歡現在在做的事呢?當那些事又非做不可的時候,試著轉換角度,找出引起你興趣、或有趣的一面。
討厭的工作,今天就要做好,不要留到明天,這樣你就可以少擔心一天,還會有個快樂的明天。本來希望明天要做的事,如果能在今天就完成,明天一定充滿著希望。
1,443字

本文節錄自:何權峰著《讓不願平凡的你,全力以赴到感動自己》,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民國107年10月,頁218–223。

 

  回上層


 

 

國防部「奮鬥月刊」1136月號佳文選讀選篇內容意旨分析表
篇目
選篇來源
選篇題目
概要內容
本文節錄自:羅順德編《孫子兵法》,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1年4月,頁151–157。
雙語教材:孫子兵法第七章-軍爭篇
  《軍爭篇》是談論戰場上攻防時的臨場指揮觀念。一旦戰鬥展開,其戰場上各種突發狀況經常會考驗指揮官的智慧,而本篇則一再強調目的與手段的分際與取捨,以免打亂原先計畫的進行,而偏離最終之目的。
本文節錄自:大衛.哥金斯著《我,刀槍不入-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掌控心智、力抗萬難的奇蹟》,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13年3月,頁7–10。
心理勵志:只有你能主宰自己的心智
  作者大衛.哥金斯的人生與一般認知的成功相去甚遠。他沒有積累億萬財富,也沒有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但他成功擺脫失敗的過去,克服了惡劣環境,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在階級流動越趨困難的現代,全世界的年輕人之所以如此熱衷於他的故事,是因為他展示了突破天花板的可能性,以及最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做到。
本文節錄自國防部93年10月27日勁勒字第0930015577號令頒「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實施辦法」。
軍人武德:「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釋義,第五條:嚴守紀律,勇敢果決,不容有廢弛敷衍之行為
  軍隊必須有嚴肅之軍紀,然後部隊之團結得以鞏固,軍民之合作得以增進,戰力之持久得以確保。軍紀之要素,端在全軍一致之三信心,全體官兵當以信仰長官,信任部屬,並自信為負責任守紀律之軍人。服從為軍紀第一要義。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功立大業的軍人,莫不勇敢善戰英勇無比,甚或受傷不退、被俘不屈。因為有了這種不畏敵不怕死的精神,才能夠打勝仗。因此,欲主導戰場制敵機先,除了要有旺盛企圖、堅定意志、適切準備及神速行動以外,另一個重要的條件即為「果敢的決心」。所以國軍官兵一定要嚴守紀律,勇敢果決,不容許有廢弛敷衍的行為。
本文節錄自:何權峰著《讓不願平凡的你,全力以赴到感動自己》,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民國107年10月,頁218–223。
個人成長:把該做的事延後,也讓我們的人生延後開始
  別擔心不夠完美。太要求完美更容易造成拖延,因無法接受任何不符合期待的作品,那會讓自己永遠「跨不出第一步」。別害怕失敗。成功與失敗的機率也許各有一半,但是如果不去做,成功的機率一定是零。別再為拖延找藉口。只要你開始行動,所有造成你拖延的問題都不存在。

    回上層


 

更新日期:113/6/3  點閱次數:45306
上一頁 回頂端 友善列印
網站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宣告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網站管理員信箱 /
地址:104237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09號 服務電話(代表號):(02)2311-6117 分機:636650~4
星期一~星期五 早上08:00~下午17:00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版權所有 © 2016.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