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心戰處上稿日期:114/04/07
民國114年4月份第2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
第一單元:認清中共系列
面對全球情勢變動與區域軍事威脅不斷升高,年度漢光演習是驗證我國防衛戰力與提升全民國防意識的關鍵。漢光41號演習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擬定防衛作戰計畫。展現出國軍建構全方位防衛體系的決心。漢光演習不僅是部隊戰力的全面總驗收,更是團結民心、彰顯保家衛國信念的重要任務。
節目重點:
一、近年來,國際智庫分析中共持續有進犯臺灣意圖,美方也不斷強調印太地區戰略及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調整軍事部署加強協防。而我國面對挑戰,更應強化「自助者天助」的國防觀念,落實全民國防、強化軍隊自主防衛戰力。同時,針對統戰滲透、假訊息戰與心理戰等複合式威脅,強化官兵敵情認知與愛國教育,也是演習核心之一。
二、漢光演習是驗證國防整備成果的最高層級軍事操演。延續去年無劇透的方式,採全方位模擬真實作戰情境,不僅檢驗部隊平時訓練成效,也測試指揮決策、跨軍種協調與民間支援體系的整合能力。透過實兵、實地、實裝的方式,展現從中央決策到基層部隊、從主戰力量到後備體系的全域備戰能力,讓官兵具有平時即戰時的整備概念,確保任何情境來臨時,國軍皆能從容應對。
給我們的啟示:
和平從來不是靠祈求得來的,而是靠實力、意志與決心來共同守護,漢光演習時,身為國軍的我們,更應專注在自己的本務工作上,做好自己職務的份內工作,展現我們平時訓練的成果。而這也是同步在喚醒每一位國人對國防的責任感,看見國軍,提升「見軍率」,人民才會有意識地理解國防、支持國軍,並落實「自己國家自己守護」的理念,唯有以實力謀和平,敵人才不敢輕易進犯。
第二單元:用生命守護家園-抗戰典範-沈崇誨烈士
國難當前,有人挺身而出,用熱血寫下忠義。今年是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讓我們回顧空軍烈士沈崇誨令人動容的英雄事蹟。畢業於清華大學的他,毅然選擇從軍報國,在抗戰中因飛機故障,不願跳傘被俘而壯烈殉國。今天將由清華大學國防學士班鍾堅教授帶領兩位曾獲「沈崇誨烈士中華文化忠義獎學金」的學員陳品年與羅玄策,走進烈士的生命歷程,並分享他們選擇投身軍旅、傳承忠義精神的心路歷程,讓烈士精神在新世代的軍人中延續發光。
節目重點:
一、沈崇誨烈士出生於書香世家,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原本的未來安穩平順,但他在國難當前之際選擇從軍,毅然進入中央航校,接受嚴格的飛行訓練,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並在天空中承擔起守護領空的重責大任。他成長於最困難的時代,且在這個時代選擇成為最勇敢的人。這個決定不只是職涯的轉折,更是忠義精神最具體展現,在動盪歲月中,他用行動做出青年挺身為國的表率。
二、1937年8月19日,沈崇誨率隊執行轟炸任務時,因機件故障無法返航,他沒有選擇緊急降落或是跳傘求生,最終殉難壯烈成仁,逝世時年僅26歲。生前曾給同學書信:願我們同學永繼英志,互相規勸,共同前進,而效「死」國家,雖犧牲於今日,亦可無遺憾於將來。這讓後世對「忠義」有了深刻的理解與敬佩。清華大學亦設立「沈崇誨忠義獎學金」,持續鼓勵青年傳承這份精神。
給我們的啟示:
沈烈士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在面對抉擇時選擇犧牲的堅定行動,是他的人生註解。就算今日不同於以往的時光背景,但我們還是可以在面對困難時選擇時不退縮,並且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己力,無論是職務是步槍兵、飛行員、輪機士都沒有關係,只要心中有著愛國的信念,腳下就有方向。真正的英雄,是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人;我們可以學習他對國家的熱愛,並將這份熱愛化為行動,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守護中華民國。
第三單元:通識教育-法治教育
當今社會資訊傳播快速,網路平臺充斥著真假難辨的訊息。在這樣的環境中,敵人透過網路、社群媒體與影音平臺,進行認知作戰,不但試圖操控人們的思想,更進一步影響國家政策與社會穩定。藉由散布錯假訊息、操控媒體內容及煽動群眾情緒等手法,試圖瓦解我國人民信任、製造社會對立。本次媒體識讀節目,邀請政治大學陳至潔博士為說明認知作戰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瞭解。
節目重點:
一、敵人發動認知作戰的方式繁多,常見手法包括「選擇性剪輯」新聞內容,使原意遭到曲解;「移花接木」將不同事件片段拼湊混淆觀眾視覺與記憶;「假訊息擴散」,透過假帳號、大量轉發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創造話題,干擾大眾判斷;以及「情緒操作」,激起憤怒、恐懼或仇恨,挑起社會對立與不信任感。這些手法往往結合演算法推播與網軍操作,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觀點與認知。
二、對抗認知作戰需從提升全民警覺開始。針對「假訊息」與「選擇性事實」的識別,建議民眾養成比對多元來源、查證資訊背景的習慣;當面對過度情緒化的內容時,應暫停分享,並深入思考其背後意圖。針對網路攻勢,政府與民間單位應強化內容查核機制,結合 AI 偵測異常傳播模式,及早辨識攻擊源頭。平時教育上,持續普及媒體識讀與資訊安全相關教育,才能協助官兵理解敵方操弄手法並具備應對能力,才能打造堅實的防護力。
給我們的啟示:
認知作戰可能每天都在手機及網路社群中發生。對於這些製造對立、散播陰謀論等認知作戰攻勢,你的情緒千萬不能因此被影響,如果因為這些訊息而心情產生強烈波動,就表示中了敵人的計謀;因為人在帶有情緒的狀態下,容易失去判斷能力,更因此而轉傳訊息,或是留言發表不當言論,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後果。我們應該持續培養閱讀資訊的能力,並以理性的思考方式判斷,才能一起成為守護資訊安全的守門員。
10日週四
民國114年4月第2週 11日週五「莒光園地」節目一覽表
12日週六
|
時間
|
內容型態
|
單元名稱
|
收視對象
|
14:10
|
報導、短片
|
新聞翦影、心輔小叮嚀
|
官、士、兵、員、生、聘雇全體收視
|
14:25
|
專題
|
認清中共系列
|
14:40
|
專題
|
用生命守護家園-抗戰典範-沈崇誨烈士
|
14:55
|
課間休息時間:穿軍服讚、好想講英文、虎帳笙歌
|
15:05
|
專題
|
通識教育-媒體識讀
|
更新日期:114/4/2 點閱次數: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