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現在位置: 首頁 »莒光園地 »課程內容下載

課程內容下載

民國114年3月份第2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

文宣心戰處上稿日期:114/03/10

民國114年3月份第2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

第一單元:軍普百科-聊聊國防

中共近年來頻繁在臺灣周邊海域、東海和南海等地區,採取灰色地帶行動,想要改變現在的國際秩序。其中包含曲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把臺灣海峽劃為他的內海,趁機擴張它野心。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國際機的慣例,也影響了全球的貿易和區域安全。我們將在本節目中瞭解國際海洋公約的內容,並思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節目重點:

一、為避免海域爭端引發衝突,國際社會共同制定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作為遵守的規則。該公約規定,國家的領海範圍為12海里(約22公里),但船隻在他國領海內只要不進行軍事活動或其他有敵意的行為,就可「無害通過」。而臺灣海峽是國際間重要的航道,則算是「國際通行水域」,不屬於某個國家。

二、中共刻意曲解公約規則,擴大對周邊海域的控制,還稱臺灣海峽是屬於他的「內海」水域,甚至訂立「海警法」,允許海警船在中共定義的「管轄海域」內攔截、檢查,甚至驅趕外國船隻。另外,他們還在南海利用人造島礁來聲張主權,並以軍艦、海警船頻繁巡邏,明顯違反公約中無害通行及航行自由的規定。

三、面對中共的法律操弄,我國必須加強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規範的常識,建立具說服力且堅實的法律論述,反制中共的不實主張。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間的合作與組織,共同捍衛《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原則,維護區域間的和平及航行自由的秩序。

給我們的啟示:

法律的話題或許有點生硬,但大家換個方式來思考,你的鄰居強硬地宣示,你家門口的騎樓,因為跟他家門連在一起,所以屬於他的地盤,他可以隨意地將東西或是車輛置放在那邊,甚至經過還要向他申請,這樣不合理的事情,相信所有國軍弟兄姊妹一定不能接受。中共操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是類似的狀況,而我們面對中共的挑釁,而是要用清楚的法律論述和國際合作來反制,才能確保臺灣在國際社會中站穩腳步。

第二單元:用生命守護家園-吳載熙烈士 

本月份「用生命守護家園」單元,將介紹黑貓中隊飛行員吳載熙烈士,透過歷史資料及他的弟弟吳載奇將軍及兒子吳興華先生口述專訪,聊聊吳烈士生平故事及執行任務英勇事蹟;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位英勇烈士的故事,並聆聽他的家人如何記憶與思念這位偉大的親人。

節目重點:

一、吳載熙烈士,出生於新竹縣新埔鎮。自小懷抱飛行夢想的他,憑藉堅定意志與出色技術,成為黑貓中隊U-2高空偵察機駕駛員。多次執行高度機密的偵察任務,就算遭遇敵軍飛彈攻擊與戰機追擊,也能憑藉過人勇氣及冷靜應對,成功完成任務。然而在民國55年,一次例行訓練中,他的偵察機突然動力失效;儘管跳傘能夠保住性命,但考量飛機墜毀可能傷及民眾,他毅然決定駕駛到最後一刻,最終壯烈殉職,年僅32歲。

二、時光荏苒,吳載熙烈士的英勇事蹟仍深深烙印在家人心中。他的弟弟吳載奇將軍,回憶起哥哥,是一位勇於冒險、盡忠職守的人,即便面對生死挑戰,依然不改初衷。可以感受到他的堅定信念與對國家的無悔奉獻。因為受到哥哥的影響,吳載奇將軍選擇跟隨其腳步投身軍旅,將軍人的使命延續下去。

三、吳烈士逝世時,留下了懷孕的妻子,肚子的孩子吳興華在出生前便失去了父親。吳興華先生是從親友與前輩的口述中,他拼湊出父親的形象:一位無懼生死、視國家使命高於個人安危的軍人。每當聽到飛機掠過天空的聲音,他都會想像父親當年翱翔天際的英姿,父親的英勇故事是他成長的力量。

給我們的啟示:

吳載熙烈士在生死瞬間,選擇了保護民眾,而非個人,展現了軍人犧牲奉獻的精神。而英雄不是天生的,是源自於自己的堅定信念,相信每位國軍官兵都可以成為英雄,只要在自己的職務上投入熱情,鍛練自己的專業技能,不論是你是修護士、食勤兵、或是醫護兵,將事情做到最好,你就會是英雄;更重要的是,要在面對選擇的路口時,選擇正確的路,這樣的作法就是這個故事所要傳達的精神與意義。

第三單元:通識教育-媒體識讀

在當今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假訊息已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嚴峻挑戰。2月份媒體識讀節目我們探討了「如何在社群媒體中識別資訊真假」,3月份製作「事實查核-保護真相的工具」主題,教大家「事實查核的概念與技巧」,藉由說明運用事實查核的流程與方法及介紹常用查核工具,並配實際案例研討,讓官兵能具有基本的查核能力。

節目重點:

一、假訊息無所不在,尤其在健康、軍事、經濟、政治等議題上最為常見。這些資訊往往透過社群媒體快速散播,並刻意使用情緒化字眼,像是「驚人內幕」、「政府隱瞞真相」等標題,來引發公眾恐慌或不安。此外,也有不懷好意的人士利用假訊息,來扭曲事實、散播恐懼,甚至假借公眾人物言論來製造社會對立。例如,近期曾出現AI深偽技術製造的政治人物影片,讓公眾誤以為某人發表不實言論,進一步激化社會對立。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假訊息的運作模式,才能有效防範其影響。

二、而面對鋪天蓋地的資訊,我們可以使用簡單的五字口訣「忍、想、查、問、戳」,快速辨別訊息真假。
1.忍:遇到煽動情緒的資訊,先忍住不轉傳,避免成為散播者。
2.想:思考訊息來源是否可信、合理,符合過去的經驗與常識。
3.查:利用網路搜尋、以圖反搜或AI檢測工具來驗證資訊的真實性,確認圖片與影片是否遭到竄改。
4.問:向專業人士或可信賴系統(如臺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Cofacts真的假的)查詢,確保資訊正確。
5.戳:當查證後發現是假訊息,應主動向親友說明真相,戳破謊言,避免錯誤資訊持續傳播。

給我們的啟示:

每個人都不只是資訊的接收者,也會是傳播者。因此,不僅要學會辨別真假新聞,還應該負起責任,確保自己分享的資訊是經過驗證的。養成「不輕信、不盲從、多查證」的習慣,確認資訊的真實性,避免成為假訊息的推手。大家可將辨識真假訊息的能力分享給身邊的人,大家一同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打造健康的媒體環境與社會氛圍。

13日週四
民國114年3月第2週    14日週五「莒光園地」節目一覽表
15日週六
時間
內容型態
單元名稱
收視對象
14:10
報導
新聞翦影
官、士、兵、員、生、聘雇全體收視
14:25
專題
軍普百科-聊聊國防
14:40
專題
用生命守護家園-吳載熙烈士
14:55
課間休息時間:穿軍服讚、好想講英文、虎帳笙歌
15:05
專題
通識教育-媒體識讀

 

更新日期:114/3/11  點閱次數:1342
上一頁 回頂端 友善列印
網站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宣告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網站管理員信箱 /
地址:104237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09號 服務電話(代表號):(02)2311-6117 分機:636650~4
星期一~星期五 早上08:00~下午17:00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版權所有 © 2016.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