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心戰處上稿日期:113/12/02
民國113年12月份第1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
第一單元: 心輔教育單元劇-心的距離
遇到困難,必須尋求正確的方式排除,一個人面對煩擾時,往往會鑽牛角尖,無法使狀況好轉,但當您敞開心房,與家人、同袍或好友談談時,一方面可以尋求解決方案,二方面可以強化心理支持,讓自己走出困境。本次節目透過單元劇方式,教育官兵當面對壓力時要適時反映求助,而不是壓抑情緒,甚至透過不當的方式宣洩。
節目重點:
一、王建國與陳曉晴兩人為同梯次的上兵,與李敏玟班長在同一個辦公室,陳兵父親日前因受傷生活無法自理需要照顧,且主觀上覺得自己總是被分配到較辛苦的任務,即使向李班長反映,卻沒有獲得進一步的關懷與工作調配;陳兵在家庭與工作雙重壓力下,於某次看到李班長當眾稱讚王兵的工作表現,在心中積聚了許久的委屈與無奈終於達到了頂點。
二、陳兵為了宣洩自己情緒,竟散播不實言論,經單位細心查證,引導當事人說出實情,使幹部得以掌握案況;單位為協助他排除工作壓力,以及減輕其家庭照護負擔,提供相關民間心理輔導及長照服務等資訊,經各級幹部的關懷及諒解,三人也加深對彼此的認識,不只凝聚了更強大的力量,也營造了和諧的工作氛圍。
給我們的啟示:
「勇於求助是健康的行為」,多年來國防部致力於提升官兵心理健康,除邀相關學者分享經驗作法,亦從官兵平日生活面向出發,藉綿密的心輔關懷網絡,增加官兵心理健康,維護部隊戰力。大家要勇敢說出自己的煩惱,並且也應該成為協助者,以「己立立人」及「樂於助人」的精神,形成正向的循環,齊使單位戰力不墜。
第二單元:區域情勢變化與挑戰
國際局勢多變、地緣政治動盪,面對近年來中共在臺海、東海及南海等地從事「危險及侵略行為」,賴清德總統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以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加強與民主國家合作及建立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力,與全球民主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發揮威懾力量,避免戰爭發生,靠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本集節目邀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明居正老師,探討「中共背後的陰謀與大戰略」。
節目重點:
一、中共多年來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以達成其統一臺灣目的,其透過灰色地帶襲擾及認知作戰等手段,達到「入島」、「入戶」、「入腦」及「入心」,企圖分化我國內部團結、打擊民眾對政府信任,甚至意圖破壞我國與民主國家間的友好關係。而高舉統一大旗,以虛假的民族主義掩飾其欲吞併我國的意圖,便是中共的陰謀。
二、我國的民主自由、民生發展與社會多元是中共遠遠不及的,而中華民國亦因上述成就,於國際上享譽盛名,反觀中共的嚴重貪腐、人權迫害等,均無法說服國際及中共國內民眾共產主義有何優越之處,所以中共僅能以「統一大業」為藉口,掩飾共產主義的缺陷,並且以此轉移其國內民眾對中共的失望,我全體國人應該堅持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讓臺灣持續以民主燈塔之姿發光發熱。
給我們的啟示:
現階段兩岸關係的關鍵,並非「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而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抗,我們擁有無價的民主自由,是多少先烈的犧牲奮鬥,更是全國軍民齊心努力維持的;無論兩岸關係如何發展,中共從未放棄武力犯臺,面對嚴峻多變的區域安全挑戰,我們唯有以強大決心與信念,提升國防實力,強化全民防衛力量,才能有效對抗中共的各種挑釁與恫嚇手段,維繫得之不易的民主自由。
看莒光學英語
|
solid combat strength
|
堅實戰力
|
group living
|
團體生活
|
fast-paced
|
步調緊湊
|
the fundamental way of resolution
|
解決的根本之道
|
support and companionship
|
支持和陪伴
|
5日週四
民國113年12月第1週 6日週五「莒光園地」節目一覽表
7日週六
|
時間
|
內容型態
|
單元名稱
|
收視對象
|
14:10
|
報導
|
新聞翦影
|
官、士、兵、員、生、聘雇全體收視
|
14:25
|
單元劇
|
心輔教育單元劇-心的距離
|
14:55
|
課間休息時間:穿軍服讚、好想講英文、虎帳笙歌
|
15:05
|
專題
|
區域情勢變化與挑戰
|
更新日期:114/1/9 點閱次數: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