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現在位置: 首頁 »保防安全 »保防教育推廣

保防教育推廣

深植保密意識 知敵制敵 確保國家安全

保防安全處上稿日期:105/10/15

國防部日前計畫執行「愛國者」及「天弓」飛彈射擊時,發現中共海警船於蘭嶼東南方公海活動,企圖不明。為免重要參數外洩,立即停止了該項射擊。回顧臺海情勢,這並非偶發事件,諸如國軍進行部分實兵演練時,共軍電子偵察機等意圖蒐集我軍情資等,所在多有,顯示一場看不到煙硝的戰爭,正在無聲進行中。

 中共近來面對東北亞衝突、南海諸國資源爭議,以及美國擴大美菲「並肩」、美日「鐵拳」系列登陸演習、美韓「關鍵決心」及「鷂鷹」軍演、美日印「馬拉巴爾」海上操演等,認定其被周邊國家制衡狀況加劇,故冀望透過情資偵查,以獲得有利之作戰先機。事實上,從諸多事例印證,近期中共對我各項軍事、政經、社會等情報的蒐集,不論是透過電偵機、艦,或吸收赴大陸旅遊、探親、工作及學術研究人員,企圖獲得機密參數及資訊的作為,都有變本加厲之勢,凸顯了保密防諜諸般作為,不僅要從觀念上灌輸;更要在執行上,落實主動查察、反映問題、加強管控措施的能量,以維護國軍戰力,鞏固國家安全。

不可諱言,有形的機、艦動向還比較容易掌握;最防不勝防的,是無心或有意的機密資訊外洩,所導致對國家的傷害。曾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電影《模仿遊戲》,講述英國密碼分析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在二戰中幫助盟軍,破譯納粹德國軍事密碼的真實故事。他們在試圖破解由納粹德國獨創,號稱世上最精密的情報系統—「Enigma」密碼機遇到瓶頸時,圖靈無意間聽到一名女截聽員,講述德軍人員的對話,靈光乍現,意會到可以根據已知訊息中的文字來進行解密,最終合力研發出破譯敵方機密的裝置,擊敗德軍,讓超過1400萬人得以避開戰火。這個故事為西方名將亞歷山大「要戰勝敵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先防止洩密」名言,做了最好的註解。

今日社會,網際網路已成為個人生活與政府推行政務不可或缺之工具,無孔不入的網路駭客,以及被利益收買而出賣國家情資的間諜,也一幕幕在真實世界中出現。這些案例在國內、外屢見不鮮。例如,引起全球矚目的維基解密與史諾登事件、日本防衛省資深情報分析官為中共吸收,為其蒐集美日安全合作相關情報;另我國近年爆發及相繼偵破的多起共諜案,如共軍上尉鎮小江吸收臺籍退役飛官案、莊姓臺商吸收國軍退伍士兵及基層人員共諜案、諸姓中尉涉嫌將軍事資訊交付民人謀取不法利益等,其危害國家的嚴重性,已影響國家安全,至足以左右軍事勝敗的程度。

既然我們都深知中共情蒐手段,具有「無孔不入、無所不取、無所不用其極」的特色,且我國對於間諜行為之處罰,在《刑法》、《國家安全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及《國家情報工作法》都有不算輕的法律刑度,為何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來,國防部與相關國安單位合作所偵破的共諜案件,卻是有增無減?顯見隨著兩岸的交流互動愈趨緊密與擴大,國軍官兵的生活周遭,已充斥可讓中共運用的人員與資源。質言之,近年發生的案例顯示,中共具體手段,包括透過威脅利誘,吸引赴陸經商、觀光或交流的退役官兵,引誘現役的軍中舊識,協助蒐情或發展組織;返臺後以多管道方式對目標人員控制,脅迫其從事間諜活動,進行廣面向情蒐。其間,若缺乏警覺,禁不起貪婪與物慾誘惑,落入對方的金錢或美色陷阱,就會難以自拔,繼而做出危害國家安全、更陷個人於身敗名裂的悲慘後果。

國人及國軍官兵必須深刻體認,國家安全威脅不分任何時機,日夜均存在遭滲透與破壞的風險。尤其兩岸各種交流日益頻繁,中共對臺的接觸面,也因而擴大,更有利於其從事各種情報蒐集的敵諜活動。在「敵暗我明」狀況下,嚴密保防作為,絕對是當前最佳方案。特別值得提醒的是,國軍的純淨,是確保戰力最堅實的基礎。因此,保密防諜與反情報作為,必須置重點於「人」。各單位除必須落實保防安全教育、人員安全查核、網路保密作為等既有措施外,無論在職或退離人員,都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即使親友間互動往來亦應嚴守分際。遇有可疑人士之宴請邀約,或是不明緣由之餽贈,均應循管道反映,避免因個人疏失,而傷害國家安全。

綜言之,我們應以戒慎恐懼的心態,面對敵人無孔不入的情蒐與滲透;唯有全國同胞人人深植安全意識,建立「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認知,綿密各項保密防諜管制作為,才能達成「知敵制敵」目標,確保國家及國防整體安全。

更新日期:110/9/17  點閱次數:6131
上一頁 回頂端 友善列印
網站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宣告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網站管理員信箱 /
地址:104237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09號 服務電話(代表號):(02)2311-6117 分機:636650~4
星期一~星期五 早上08:00~下午17:00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版權所有 © 2016.All rights reserved.